千古王陽明
王陽明是誰?很多人對他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課本上,當講到知行合一,王陽明才勉強露一次臉,所以一直被我們所忽略。
唐伯虎和王陽明同處一個時代。從歷史地位上來說,如果說王陽明是劃過歷史長河的耀眼彗星,那么,唐伯虎只能算是流連于花花草草之間的一只寒螢。但后人眉飛色舞談論更多的是風流才子唐伯虎,卻少有人知道,天下還有一個王陽明。正所謂:古來圣賢皆寂寞,唯有飲者留其名。
但是王陽明可以算是千古一完人
有人說:中國歷史上,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:諸葛亮、王陽明和毛澤東。
有人說: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三不朽的圣人,只有兩個半:孔子、王陽明,加半個曾國藩。
有人說:五百年來,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者,只有兩人:一是明朝王陽明,一是清朝曾國藩。
從這幾點看,毫無疑問:王陽明乃一代曠世圣賢!王陽明到底有什么能力可以和孔圣人比肩,又有什么能力讓這么多的中國牛人俯首膜拜呢?
南贛汀漳地區,匪患連綿不絕,勢力盤根錯節,王陽明保甲制度加重拳掃蕩,一年之內肅清匪患;寧王世系,勢力雄厚,籌備謀反多年,王陽明路過而已,毅然應戰,四十來天,徹底平叛;南疆邊界,民情復雜,私人恩怨加邊境沖突,各種矛盾勾連,王陽明出馬,該撫的撫,該打的打,極短時間內完成了保境安民。教育不夠,中華文化普及不夠,開書院,傳圣道,奠定百年格局。人都說家族背景給了王陽明極高的起點平臺,但是在這個平臺之上,是他自己修煉了扶搖萬里的垂云之翅。
龍場悟道,突然有了頓悟,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!
現代“知行合一”
知行合一這個詞簡直再熟悉不過,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這里的“知”指的是良知,“行”指的是行動 行為或實踐,知行合一就是你的良知和行為是保持一致的,舉個例子,人們知道要拾金不昧,這是“知”,但一個人有可能在撿到一張“毛爺爺”時,并沒有把他交給警察叔叔,而是塞進了自己的口袋,這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,所以,很多時候我們為什么聽過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呢?其實這就知行沒有合一的結果,書中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,有一次,王陽明外出郊游看見了一塊良田,哎呦,喜歡的不得了,于是萌生了這塊田是我的該多好呀,其實身為官員的王陽明是有能力將那塊良田占為己有的,但是很快,他的良知就認識到把別人的良田占為己有是不對的,傍晚,王陽明努力將這念頭徹底抹去,而這個簡單的思想動作,就是王陽明的“知行合一”。良知告訴他不能霸占良田,最后他確實這么做了。
知行合一他并不是空洞簡單的哲學思想,它很實用,我們可以把它用在各個方面,例如,面對學習,要學以致用;這是知行合一,面對工作,要符合實際,腳踏實地,這是知行合一;面對夢想,要分解可執行可測量的步驟,這也是知行合一。
“知行合一”這一思想被稱為“現代成功學的法典”,馬云,他正是“知行合一”的代言人,從剛開始做英語翻譯,到后來創辦阿里巴巴,這一路走來,挫折和失敗也不曾少過,他靠的是什么?正是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,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,雖然歷經千辛卻從未放棄!前段時間,華為手機刷爆網絡,麒麟芯片一夜崛起,任正非提前意識到了芯片依賴性的弊端,所以才早早開始自主研發,他的判斷是對的,而他也去做了,這就是知行合一。
工程與知行合一
同樣,也是這個道理,我們工程公司這么多的在建項目,工期緊張,現場環境復雜多變,施工過程危險源多,項目管理要面對巨大的挑戰,我們要怎么做?這時候,知行合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
我們每一個項目負責人,在工作中,都給自己定了目標,一步一個腳印,腳踏實地,這是知行合一;對工程進度,工程質量,他們認真負責,一絲不茍,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,這是知行合一;他們晴天一身汗,雨天一身泥,從來不抱怨,這是知行合一!
工作中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相同的,我們要做的也是要因時而易,隨事而變,要敢想敢做,做事不要推諉,這也知行合一!
陸游說: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
一千個人眼里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,也許每個人的解讀不同,但對陽明先生“知行合一”的推崇都是一致的,能將讀書所得的理論應用于實踐,這確實是一件值得分享和倡導的樂事。
楊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