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對手來檢驗、以困難來錘煉 ----讀《王陽明和他的對手們》有感
中國有句古話叫“知行合一”,知是理論基礎,行是實踐檢驗,始出明代王陽明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”,亦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,后人深深得益于該思想影響,如黃宗羲、曾國藩、蔣介石等,數不勝數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既重視戰略目標,又強調干在實處,在講話中多次強調“知行合一”,并對知行辯證關系進行了深刻的理論闡述和實踐探索。今年6月,集團公司組織舉辦“學用貫通、知行合一”讀書會,讀本清單里《王陽明和他的對手們》赫然映入眼簾,經粗翻閱后,書中描述王陽明把他的“心學”作為工具去破解遇到的難題,去打敗恨他入骨的敵人,去面對自己所遭受的苦難。我決定以王陽明的對手們作為切入點,探學心學的其中奧秘,尋找“知行合一”的真諦。
對劉瑾時,王陽明無愧儒家之道,舍身取義;對匪患時,王陽明殺伐果決,兵家決斷;對寧王時,王陽明艱難苦戰,救民于水火,挽國家于分裂內戰邊緣;對各路小人構陷,王陽明機敏應對,不卑不亢;說明對手更是檢驗一個人知行實踐的好角度。
仔細審視王陽明一生中的對手,全都不是省油的燈,他歷經宦官劉瑾、張忠,還有錦衣衛頭領江彬、許泰,甚至連文官集團的首領楊廷和都在為難王陽明。這些磨難都是把王陽明逼上絕境,甚至危及了生命!王陽明把這些磨難當成歷練自己內心的最佳時機,泰然處之,與皇帝斗、與太監斗,與叛軍斗,反倒成為他心學大成的磨煉石!
試想旅投公司在推項目、圖發展、謀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何嘗不是敵人呢,我們也許沒有辦法成為大人物,但是能干一行愛一行,從事一項工作,就要心無旁騖,專而精,才能作出應有的貢獻。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:若擁有一顆強大內心,無畏艱難困阻,世界都為你讓步!
金予軒